新闻资讯

韩峰-卢应梅教授团队参加中国微循环学会

时间:2024-11-25 15:13:03 访问次数:

  韩峰-卢应梅教授团队参加中国微循环学会

  第11次全国微循环学术大会

  2024年11月15-17日,南京医科大学韩峰-卢应梅教授团队师生代表前往上海市参加由中国微循环学会主办的第11次全国微循环学术大会。大会主题为“微循环学基础、技术与临床”,旨在推动健康中国2030 行动计划在各级医院的创新实践,促进医工交叉融合发展,加速微循环领域产学研可持续发展及人才培养。大会邀请了海内外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并围绕学术热点话题设立超过20个专题分会场,特设青年专题和壁报交流专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为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课题组师生积极参与此次学术会议。其中,韩峰教授担任 “脑微血管与微循环专题”的主持人。

  卢应梅教授与南昌大学药学院的蒋丽萍教授共同主持“微循环药物研究专题”。

  本次“微循环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邀请全国各地优秀教授学者就血管相关疾病机制研究,药物靶标发现及新型研究技术等方面做了精彩纷呈的报告。

  此外,课题组教师与同学也在本次会议上进行了汇报。冯黎黎老师和成佳雯同学在“脑微血管与微循环专题”中分别就GPR124对缺血性卒中进程中周细胞的极化和迁移的研究工作以及周细胞来源的SENP1在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汇报。李政懋老师汇报了脑血管内皮源性CDK5对癫痫后记忆损伤机制和药物调控研究。卢亚萍博士介绍了脑血管内皮TFEB-STAT3-IL23A信号异常在小胶质细胞激活和认知功能障碍疾病进程中的作用。闵鹏翔博士与林丽珊同学分别在青年专题“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汇报了调节血脑屏障和肿瘤乏氧微环境改善恶性胶质瘤疗效以及血管内皮源性Sema3G调节血管重塑改善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工作。张权鑫同学介绍了一种可视化内皮损伤期间自噬通量的荧光探针。

  在大会颁奖仪式上,冯黎黎老师荣获优秀青年报告奖。

  本次会议,不仅为课题组师生代表提供了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交流的宝贵机会,也为青年研究生提供了展现自己学术成果的舞台并开拓了研究视野。未来,课题组将继续积极推动学科交叉发展,勇于创新和探索,踏实奋进,不断深化对神经科学与微循环前沿领域的认识和理解,为推动疾病药物靶标发现和创新药物研发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